广州大剧院开幕十五周年先声夺人系列重磅活动点燃城市
栏目:合作伙伴 发布时间:2025-08-05
  乙巳相逢,圆满而归。5月7日,广州大剧院十五周年庆典在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举办,以全新发布的形象片《不止精彩 More Than Bravo》拉开庆典

  乙巳相逢,圆满而归。5月7日,广州大剧院十五周年庆典在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举办,以全新发布的形象片《不止精彩 More Than Bravo》拉开庆典序幕。随后发布了一系列重磅活动与演出计划,涵盖院刊发布、主题展览、原声带精选集及15台精品演出等线上线下一系列艺术活动与市民共庆周年。

  广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新山,紫荆文化集团党委副书记胡贤政等领导出席庆典。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瑜梅,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郑秀全出席并致辞,称赞广州大剧院为“湾区演艺文化新高地”,让高雅艺术飞入寻常百姓家。音乐剧《雄狮少年》阿珍饰演者陈沁演唱歌曲《笑容》,将现场氛围推向高潮;沉浸式喜歌剧《神奇医生》的四位主演林俊良、邢馨元、谢志文、熊文琴联袂演绎了剧中经典唱段《煎蛋卷四重唱》,展现了广州大剧院在艺术人才培养和剧目孵化上的卓越成果。值得一提的是,这四位演员与广州大剧院渊源颇深——林俊良与邢馨元三年前正是通过沉浸式喜歌剧的演出在歌剧舞台崭露头角,而谢志文与熊文琴也在此前该系列的多部剧目中展现出扎实的舞台功底,在广州大剧院的剧目孵化下,他们已逐渐蜕变为专业歌剧演员。

  也正如广州大剧院今年的院庆主题“巳晤•圆”——象征剧院如灵蛇般锐意蜕变,并承载着对过去十五载耕耘的圆满期许。

  广州大剧院不仅是扎哈•哈迪德笔下震撼世界的设计杰作,更是一座连接大湾区与国际的文化灯塔,她著名的“曲线”意象在广州大剧院全新发布的形象片《不止精彩 More Than Bravo》中被赋予新的意义——创新的脉络、跨越国界的桥梁、未来文化图景的生动描摹。

  线条下的广州大剧院热潮涌动,炽热的告白成为城市文化脉搏的生动注脚,被记录在广州大剧院15周年院刊中,据介绍,广州大剧院为十五周年院刊特别策划了“巳”“晤”“圆”版块,细数从15年来的发展历程与成就。目前,广州大剧院15周年院刊电子书已同步上线,并对业内同行开放实体书取阅渠道。

  与此同时,“时光·印记”广州大剧院十五周年主题展正在广州大剧院实验剧场一楼展厅免费向公众开放。展出历史演出节目单、艺术家手模、自制演出道具、签名海报及扎哈·哈迪德与哈罗德·马歇尔人物展等六大展区超500件展品。特别是摄影师许培武的作品专区,记录了广州大剧院从破土动工到落成运营的前世今生,“感觉像唤醒了记忆,原来广州大剧院陪伴了我们这么多年。”前来观看展览的观众不禁感慨道。

  此外,广州大剧院精心打造了线上线下联动的艺术体验:“广州大剧院·慢直播漫游经典”栏目将带观众重温15年来的经典演出,线下活动“人生歌剧·角色交响”则让观众通过互动体验专属歌剧人生。更特别上线“剧照共享”服务,并策划了纪念品周边、票务促销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院庆配套内容。

  直至年末,广州大剧院以“院庆”之名回馈观众的热切期待,15部风格迥异的精品力作将轮番登台广州大剧院,为市民献上高品质艺术盛宴。备受期待的舞剧《牡丹亭》将作为院庆演出率先登台,以当代视角诠释经典戏剧,全新制作的德语原版音乐剧《莫扎特!》音乐剧版音乐会、伦敦西区原版话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舞台剧《魔幻时刻》、广东话黑色话剧《唔讲得》、国风悬疑舞台剧《清明上河图密码》、音乐剧《长安十二时辰》,法语音乐剧《莫里哀》《摇滚红与黑》,这一系列中外艺术精品将为羊城观众奉上一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备受观众喜爱的经典作品也将陆续登台,德语原版音乐剧《伊丽莎白》音乐剧版音乐会、马修•伯恩舞剧《天鹅湖》、江苏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杨丽萍2022版舞剧《孔雀》、三大假声男高音与凡尔赛宫皇家歌剧院乐团音乐会,以及邹静之编剧,张国立、王刚、张铁林领衔主演的经典京味话剧《断金》,好戏连台,承载着广州大剧院的艺术匠心重磅亮相。

  剧场的掌声之外,城市的艺术生态也不会止步。由广州大剧院发起,“中演院线”湾区剧院群共同参与的首届“戏聚星火”大湾区青年戏剧平台于5月正式启动,旨在为大湾区创艺青年提供孵化支持和展示空间。同时,音乐剧《雄狮少年》数字专辑全球上线,覆盖国内外主流音乐平台。国家艺术基金项目《粤港澳大湾区芭蕾孵化基地》及沉浸式喜歌剧《神奇医生》全年演出计划也同步公布,将于五一、国庆、跨年等节庆档与观众见面。此外,广州大剧院童声合唱团将赴北京、东京参加国际赛事。广州大剧院×QFunTheater儿童实验剧团也将推出原创大戏《霞客,行!》,并开启阿维尼翁、爱丁堡、塞尔维亚戏剧巡演营。

  15年来,广州大剧院以高品质演出与丰富活动,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广州大剧院截止目前共举办演出4011场,接待中外艺术院团2150个、艺术家超过54000名;共举办艺术活动2928场,线万,线亿;累计培养合唱、芭蕾、器乐等青少年人才25161人;超过 626万人走进广州大剧院参观、交流、参加活动和观看演出。陪伴市民从‘看热闹’到‘懂门道’,以高品质的演出和多样化的艺术活动,赢得了无数观众的喜爱与认可,甚至在社交平台上亲切地称“广剧”为闺蜜,昵称背后的情感纽带正是广州大剧院15年来不懈努力的见证,是每一位参与者在剧场找到的艺术共鸣。